2010年3月14日 星期日

勿成剪蛹人 父母才該上心智課

今天早上看到了一篇文章,
最後面的那段個案的分享,
讓我有些感觸,
希望也將此篇文章分享給各位朋友們,
人與人之間的相處,對於待人處事的角度會因人而異,
我想換個角度來想,又是一片海闊天空~~
尤其是「「請先將「我是 為了孩子好」 的想法先拿開」」,
先把自己的立場拿開,才有辦法接受孩子的立場,不是嗎?
如果一直站在「我是為了孩子好」的立場上在處理與孩子間的問題,
那麼雙方將無法達到共識,因為大家都「在自己的對裡面」,
或許你認為你自己的出發點是「對」的,但是卻用「不對」的方法來處理事情,
那結果如何,可想而知丫~~
再則,如果堅持自己的對,就無法接受對方的對~~~
這樣到最後二方就變成了「對立」的立場啦!!

以下是原文章,有興趣的朋友們,慢慢看囉~~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【台灣醒報記者呂明潔2009-10-23報導】歷經補習班吞火事件,父母不禁反思,什麼樣的教育才是真正為孩子好?兩位 教職人員今投書媒體表示,現今社會存在不少過分焦慮的父母,他們對孩子過分關心,事事安排,造成孩子缺少自我空間。他們認為,真正該參加心智成長班的,應 該是這些強迫孩子成長的父母。


 


世新大學傳管 所冉祥蓓在「醒報現場」錄影節目中也表示,父母對孩子最殘忍的行為,就是不讓孩子犯錯。節目將在下周三中午,於台灣醒報網站播出。


 


高職輔導主任 林聆在聯合報〈大人管過頭變成剪蛹的人〉一文中表示,父母的功能原是培育孩子身、心、靈的健康成長,可是情況卻常相反。父母常常在幫孩子解決問題時,背後 隱藏「撈過界」的危機。


 


林聆以毛毛蟲 蛻變蝴蝶為例,他提到蛹必須用細小的身體從小孔掙扎出來,才可將身體裡的體液壓進翅膀,蛻變為蝴蝶。家長若操之過急,容易成為「剪蛹的人」,讓孩子失去生 命中應有的成長。


 


國中校長陳啟 濃也在〈心智課爸媽才該上〉一文中認為,孩子的恐懼不是一天造成,孩子的信心也不是一天能建立。因現今社會存在不少過分焦慮的父母,對孩子過分關心,事事 安排,才造成孩子缺少自我空間,無法發展自我信心。


 


「醒報現場」 節目也採訪大學生,談論對家長管教方式的看法。世新大學傳管所冉祥蓓就表示,父母對孩子最殘忍的行為,就是不讓孩子犯錯。


 


冉祥蓓提到, 許多父母對子女的管教相當嚴格,規定不能出遠門、去同學家也由媽媽陪著。冉祥蓓說,「我知道父母想保護子女」,但這反而讓他們不知如何面對挫折。


 


陳啟濃在文中表示,「真正該參加心智成長班 的,恐怕是這些父母。」因為他們讓愛成為負擔。父母應了解,孩子的行為特質,大部分從家長學習得來。他建議,家長凡事帶領孩子做,才是給孩子最好的心理食 糧。


 


潛能密碼:當毛毛蟲要轉成漂亮翱翔於空中的 蝴蝶之前,在蛹中消化毛毛蟲的經驗,準備轉化的時期,如果不是蝴蝶自己等待成熟而破蛹而出之前,硬將蛹給剪破了的話,你會看到什麼呢?你只會看到擁有蝴蝶 的型可是卻無法轉變,濕濕的,無法離開土地的毛毛蟲。


 


老祖宗早就留了一句話給我們當作座右銘了。


『揠苗助長』。


很多父母看了很多聽了也很多,甚至被『專 家』們催眠的更多。


 


『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』


『孩子,你要比我強』


『我戒了喜好,甚至戒了朋友,可是,孩子, 你的學歷越來越高』


 


這些話的背後是什麼呢?


 


『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』-這是父母投射 了自己的失敗是因為從小沒有被好好的培養,所以,只要孩子從小被培養了,就不會像我一樣。


 


『孩子,你要比我強』-如果你是對這句話很 有感覺的父母,請先想想,你從小到大有多少人贏過你,而你非常在意的。無論是鄰居張媽媽的女兒,李伯伯的兒子,還是阿姨的女兒,大伯的兒子,他們總是被你 的父母拿來跟你比較的對象。


長大之後,同期進公司的同事都比你早升職, 同學會的時候,平平都是同時期入社會,為什麼有的已經是創業老闆,或是總經理,而我卻還在辛苦的打拼……


 


『我戒了喜好,甚至戒了朋友,可是,孩子, 你的學歷越來越高』-你知道這句話對孩子的生命有多沉重嗎?只要想想,當你的父母對你說,『我這麼辛苦,有時候都想去死了,要不是為了你們這些孩子,我只 好死活拖著過』你的感覺是什麼呢?你有什麼感覺,你的孩子就會有什麼感覺。


 


愛,不是交換。當愛是有條件的時候,其實, 『愛』已不存在,只剩下『交換』。是否我的付出,孩子是否相等的『回饋』。什麼是『相等的回饋』呢?


好的成績,聽話,孝順,順從,服務,工作的 成就。都是回饋的項目。


 


我有一個個案是一個母親。他有一個兒子,每 天穿一件很舊,破爛的運動杉,並非家中的經濟不好,而是這件衣服是男孩的女友送的。他的媽媽非常介意,老是跟兒子說「你老是穿這件破衣服,被鄰居看到多丟 臉。家裡又不是沒有其他的衣服了。」


常常為了衣服的事情開始不高興,然後,越唸 越罵的開始陳年老帳就搬出來了。漸漸的彼此的聲量提高了,口氣開始從碎碎唸變成怒罵,然後,聽到兒子甩們的出去了。這樣的戲碼幾乎天天上演,兒子幾乎不想 跟媽媽談話了。每天一回家就關進自己的房間,媽媽更傷心了,想說「為什麼我關心你,你反而不理我,甚至連話都懶的跟我說了。以前那麼貼心的兒子,現在整個 人都變了。」


 


當這位媽媽來諮詢時,我問了一句話,「假如,今天兒子往生了,你會給兒子穿什麼衣服呢?」他 整個愣住了,停了好一會,說「我會給他穿他最喜歡的那件爛運動衣」


 


「為什麼」


 


「因為我愛他,我希望他是快樂的。而不 是為了讓我快樂反而讓他不快樂。」


「那麼,你的愛為什麼要在最後的那個時刻才要表達呢?在他活著的時候,你就可以愛他了啊!


 


這位媽媽恍然大悟的說:「懷他的時後我只希望他平平安安,健健康 康的出生,小時後,每天我只希望他開心平安的長大。可是,我現在卻是在做滿足我自己卻傷害他的事。」


 


這位個案回家後,看到兒子又穿那建破爛的運動衫時,什麼話都不說 了。只是對兒子噓寒問暖。漸漸的,兒子也開始感受到媽媽的反應不一樣之後,兒子的回應是開始走出房間,跟媽媽談學校或死黨的閒事了。母子的互動開始改變 了。


 


如果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有狀態的話,請先將「我是為了孩子好」 的想法先拿開,孩子的行為事實上是父母的鏡子!他們正在映現出父母的恐慌或是擔憂。


 


這時,心靈上需要被幫助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。


1 則留言:

  1. 看完心裡有許許多多的感觸
    到底甚麼樣環境  怎麼樣做父母養成的世代  才算優質
    窮大了的孩子   當了父母  覺得自己的失敗是因為從小沒有被好好培養
    被好好培養大了的孩子 當了父母  就一定教出優秀的孩子嗎 ?
    很多的答案似乎都不是肯定的
    真的 ~ 就如你所說的
    換個角度想 才會海闊天空
    別為孩子想太多 安排太完善
    孩子才有機會學學自己想  自己安排
    不管幾歲了  也才有機會知道
    即使措折  換個角度想想   人生就能繼續往前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[版主回覆03/17/2010 10:51:34]人生活在世界上,
    打從一出生就開始學習,
    學習如何適應環境、適應父母....適應未來可能發生的一切,
    過程中,不見得每一樣事情都能夠稱心如意,
    但從失敗的過程中記取經驗也是一種學習..
    所以面對孩子,我們真都該學習「放手」讓孩子學習~~

    回覆刪除